[百家讲坛]百家姓(第一部)文字版[1]-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赛事预告评论54.7K

《百家姓》赵、钱、孙、李
上一讲,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历史起源,尽管努力使用了最简单的非学术语言,但是,还是给人相当复杂的感觉。其实,复杂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有趣的故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去接近。
我们必须再三强调这么两点:一,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开枝散叶、生生不息,蕴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姓的出现有早晚,但绝对没有贫、富、贵、贱、高、低之分。二,我们讲的是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所以关注的是用汉字写下来的姓,当然包括兄弟民族的姓,无论这些民族今天还存在,或者已经在历史的长河里消融了。
还是像上一讲哪样,让我们一起先来回答几个问题吧。
一,《百家姓》记录了所有的姓吗?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个姓?
答案:《百家姓》通行本四字一句,共一百四十二句,五百六十八个字,是“三百千”里最短的一部了。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姓氏何止504个,就是仅仅汉族姓也不止这个数。中国人到底有多少姓?老实说,我看是说不清楚的了。明代陈士元编的《姓镌》共收单姓、复姓3625个。1978年,有关部门通过户籍和邮电部门对七大城市汉字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所得的姓氏总数是2587个。其中,北京市2250个,上海市1640个,沈阳市1270个,武汉市1574个,重庆市1245个,成都市1631个,广州市1802个。198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汇编》(阎福卿等编)共收集单姓、复姓5730个。而台湾学者王素存著的《中华姓府》收集到的古今汉字姓氏却多达7720个。但这还不是确切的数字。根据1996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袁义达、杜若甫编著),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一共有11969个。何况,现代中国人使用的汉字姓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调查发现,尤其是那些还保持着汉唐古音的交通闭塞地区,以及由于文字障碍的数民族地区,肯定还有很多姓氏埋没在民间。比如“死”、“毒”、“蹦”就都是姓。

二,常见的中华姓氏大多是一个字的,复姓基本是两个字的,《百家姓》记载的也是如此。那么,是不是就是这样了?还有没有更长的呢?
答案:有,有的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姓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的都有,最长竟然是九个字!据《中华姓氏大辞典》(袁义达、杜若甫编著),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一共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氏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此外还有异译、异体字姓氏3136个。
三字姓: 树洛干、树若干、独孤浑、奚什卢、奚斗卢、破六韩、破多兰、破落那、莫多娄、宿六斤、扈地干、斛瑟罗、莫胡卢、莫那娄、嗢石兰、壹斗春、普六茹、普陋茹、渴烛浑
四字姓: 爱新觉罗、叶赫那拉、胡古口引
五字姓 :忽神忙兀歹
九字姓: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这些都不是汉族姓。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姓很难念,极其容易念错,有的究竟怎么念,现在也未必知道了;这些姓中有些随着民族融合已经改称一个字的汉姓了。顺便在这里说一下,实际上,汉族主要是靠文化来认同的,血缘实在复杂。恐怕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汉姓,以它为姓的人都是汉族,而没有兄弟民族的血缘。我敢说找不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家庭。从姓氏上也完全可以看出来。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0.html

三,人的姓会改变吗?可以改变吗?
我们一般认为,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起的,怎么可以改呢?通常情况下当然如此,然而,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改姓的情况相当普遍,有自愿的,有不自愿的;有主动的,有被迫的;有荣耀的,有悲哀的;等等,不一而足。大致上可以分下面这么些种情况。
1,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所改的姓氏。
桂:出于炅氏。汉代炅横有四个儿子。家中有难,四子逃避,其中一于避居到幽州。改姓为桂。
田:春秋时,陈厉公子陈完避祸外逃,不愿意以国名为氏,改姓为“田”。明代燕王朱棣以讨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推翻建文帝。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而改姓田。
同:出于司马氏。西汉时司马迁因言获罪,二子为避祸出逃。长子取“马”加两点为“冯”,次子取“司”加一竖为“同”。骆宾王的后代有改姓“钱”的。
2,帝王赐姓氏。
金:被尊为西方大帝的少昊,因五行说中的西方属金而称金天氏,其后人有以金为姓的。汉武帝时,匈奴休盾王之于归顺汉朝,汉武帝赐其姓金。
刘:由于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为中国的大姓。汉高祖因项伯有昔日相助之功,便赐项伯改姓为“刘”。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0.html

郑:出于姬姓。周厉王的小儿子友封于郑,其后人有的以国名为姓。明代太监马三宝有功,被永乐帝赐姓为郑,马三宝因此改姓换名为“郑和”。
3,少数民族改为汉姓。
元:春秋时,卫国大夫元亘之后以元为姓。另北魏孝文帝推行鲜卑族的汉化,令鲜卑族改穿汉服,改说汉话,并改换“拓跋氏”为“元氏。”
少数民族以汉姓的人物中,还有著名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系沙陀族首领朱耶赤心之子,曾率沙陀闻助唐击败黄巢长安,任河东节度使,又进封为晋王。唐末,李存勖起兵,建后唐王朝。
4,汉族人改为少数民族姓氏。
辽、夏、金、元时代,汉族人改换为少数民族姓的为数也不少。
5,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
满族有穆昆组织,产生于姓氏社会,是构成满族社会的基层血缘组织。穆昆由一个或数个家庭组成。同一个穆昆中,只有一个姓氏;同宗的几个穆昆,则冠以几个汉姓。如乌雅氏的五个穆昆,分别以吴、穆、包、黄、邵为姓氏;宁古塔氏的四个穆昆,以刘、宁为姓;喜塔喇氏的一支穆昆(居今新宾县永陵镇)以图为姓,居盛京的穆昆以祝为姓。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0.html

壮族经父系计算世系,子女随父姓。女儿出像后,须加双姓,即夫姓在前、父姓在后。如:其夫姓莫,其父姓罗,她便称为“莫罗氏”。此称,与汉族旧习俗相同。
6,因为避讳改姓。这类例子不少,这里只举一个,清朝雍正皇帝为了表明对儒学的尊崇,就曾经下令“丘”姓犯了孔子的名讳,必须改成“邱”。
7,因入赘、过继、收养改姓。这就实在太多了。
此外,还有其他特殊的情况,这里就不讲了。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0.html

四,每个姓都是独自起源的吗?
答案:显然不是。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0.html

五,姓的读法都照该汉字的一般发音读吗?
答案:一般来说是,但是在称呼别人的姓时,千万小心,最好问问,免得读错。今天日本还有这个习惯,中国好像基本没有了。由于汉字有许多多音字及古音有变等,所以一些姓氏很容易被读错。如万俟,音为Moqi(莫其),常有人误读为“万寿”。区:音为ōu(欧)常有人读为“区”(qū)。
黑:音为hè(贺),常有人误读为“黑”(hēi)。
盖:音为gě(葛),常有人读为“盖”(gài)。
查:本是检查、考查的意思,念chá,但作为姓氏要念zhā,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本名便是查良镛。
教: 指传授、教授之意时念jiāo,但作为姓氏时要念jiào。
任: 本是信任、担任、任何之意,念rèn。作为姓氏时念rén,代表人物有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同志。
缪: 本是修缮的意思,如用在“未雨绸缪”时念móu,但作为姓氏时念miào,代表人物有清末著名宫廷女画家缪素筠。
单: 本是不复杂、独一的意思,念dān,但是作为姓氏时念shàn,三国时期著名谋士徐庶化名就为单福。隋朝名将单雄信。
乐: 是一个多音字,念lè或者yuè,作为姓氏时念yuè,代表人物有战国后期著名军事家乐毅。
员: 又写成“贠”,本意是成员,读yuán,但作为姓氏时念yùn.仇 :读作 qíu (仇读作chóu时为"讎"的简体字,与读作 qíu时不同字)
华 :作姓氏时应读作huà ,代表人物华佗 。
尉迟:其中的尉应读作yù 。等等等等,实在太多了。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0.html

  好了,啰嗦了一大通,不过,这也是必须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百家姓吧!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赵”:源于嬴姓,形成于西周。嬴姓祖先叫伯益,有后代十三世孙叫造父,为特别爱玩的周穆王驾车。造父驾驶技术了得,在陪同出巡和征战的过程中,车开得又快又好,据说曾经驾了八匹千里马拉的车,一天一夜跑了上千里,这就立了功。周穆王将赵城(今山西赵城县南)封赏给了他,其后代就以赵为姓了。另外,赵宋王朝曾经赐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的一些人为赵姓。很早就有少数民族用这个姓了,汉代的赵安稽是匈奴人,唐朝的赵曳天是南蛮人,五代的赵国珍是今天广西、贵州一带的蛮人,蒙古族要术甲氏也改姓赵了。壮族、瑶族中都有赵姓。可见,这《百家姓》第一姓的来源也绝对不单纯。到战国七雄赵国灭亡的时候,赵姓已经在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有分布了。秦初,秦始皇派赵公辅掌管西戎地区,居住在天水。几乎同时,赵王赵迁流放到今天的湖北房县,进入湖北。后来赵佗建立南越国,赵姓进入两广。赵姓南迁始于三国时期。赵匡胤建立宋朝,赵姓人口空前发展。赵构建立南宋,赵氏乃大规模进入江南地区。大概同时,赵姓在东北也有所发展。宋以后,赵姓遍布全国。据最新的统计,赵是当代中国人口排行第八的姓氏,总人口约2600万,占全国人口的2.06%。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和东北。
 “钱”。真高兴,那么快就讲到我自己的姓了,感谢《百家姓》的作者。关于钱姓的起源,相对算很单纯的了,反正真是和钱有关。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五帝之一颛顼有个曾孙叫陆终,他的妻子居然怀孕三年,剖腹产,一胎六子,老三是著名寿星彭祖。据《世本》“姓篯,民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他的后代彭孚在西周的时候担任钱府上士,专门负责管钱。一说,后代去掉“篯”字之竹字头,以钱为姓;一说就以彭孚的官职为姓。如此看来,钱姓起源于今天陕西西安附近,这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钱姓氏从彭姓分出来的,所以根据老辈说,钱彭一家,要遇难相帮、互不通婚的。钱姓逐渐南迁,秦朝御史大夫钱产的子孙已经居住在今天江苏北部的下邳。西汉,徐州一带的钱林为了躲避王莽专政,弃官隐居在今浙江长兴;钱逊也是为了避王莽之乱,迁居今天浙江湖州。唐初,钱氏已经参与开发今天的福建漳州。五代,钱鏐建立吴越国,有子数十人,分派江浙各地为官,后代纳土归宋,因此子孙没有遭受杀戮,得以保全,在太湖流域繁衍。因此钱氏有“吴越堂”。宋朝以后,钱姓发展到今天的广东、四川、安徽、湖南等地。这个说法大致不错,我家老祠堂有联就是“吴越家声远,彭城世泽长”。一直到今天,江浙一带,特别是太湖流域的钱氏家族组织还很严密,字行辈分排列清楚,主要家谱有序清晰。比如,钱学森先生是吴越王之后33世,钱穆先生也是33世,我则是吴越王之后第35世,但是分属各支房头。钱氏里面也有其他姓氏改入,比如前面提到过的骆姓。我这一支还有钱陶不通婚的规矩。满族里有钱姓,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里也有,如哈尼族也有钱姓。今天钱姓在当代中国人口里排行96位,总人口约220万,约占全国人口0.18%,实在是个小姓了,主要分布在江、浙、皖。
 “孙”。孙姓来源比较多。1,出自子姓,是商汤后裔著名忠臣比干之后,比干子姓。比干被商纣王害死,比干子孙避祸,王族子孙,乃改子为孙姓。2,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其第八子康叔是卫国(今河南濮阳)国君,他的九世孙叫惠孙,惠孙的孙子以祖字作氏,名孙乙。这样,他的子孙就姓孙了。3,出自妫姓,舜帝后裔中的妫姓被周武王封在陈国(今河南淮阳)。春秋时,陈国公子避祸齐国,他的一个后代有功,被齐景公封在乐安(今山东博兴县北),并赐姓孙。后齐国内乱,孙姓子孙奔吴国,一直住在富春。孙武就是这一支山东孙氏的后人。4,出自芈姓,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开发水利,深得楚人拥护,子孙以为荣耀,一部分以孙叔为姓,一部分以孙为姓。5,中国著名思想家荀子之后。西汉宣帝刘询,避讳同音的荀字,诏令荀姓改孙姓,后来,有些改回荀姓,有的就没有改,一直姓孙。6,改自复姓夏侯,见于《汉书》夏侯婴“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又有孙氏。”孙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南濮阳和山东博兴一带。春秋末年,今河南境内的姬姓孙氏北迁晋国。战国时,今山东境内妫姓孙氏有很大发展,秦汉之后,成为孙姓主干,逐渐迁徙到今山西、浙江、湖北境内。三国孙吴的建立,更是孙姓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到了魏晋南北朝,孙姓发展迅猛,名门大族很多。唐朝,河南的孙姓多有进入福建的,先是到的漳州。有一支孙姓世代居住在河南陈留,唐僖宗时,黄巢起义爆发,这一支本来就出过节度使等高官,这时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孙俐,被选为将,率兵在闽、越、江右一带作战,因功受封东平侯,于是居住在今天的江西宁都一带。其后代迁居到福建、广东。康熙中,迁到广东中山翠亨村,出了孙中山先生。唐宋以后,孙姓就基本遍布大江南北了。同样,孙姓中也有兄弟民族,晚的不说,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鲜卑族有一支姓拔拔的,就改姓孙了。孙姓今天排行第12位,约有1800万人,占全国人口1.44%,是一个大姓。
  “李”。这可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人口约9200万,占全国人口7.38%!算进旅居海外的,要超过1亿了!相应的,李姓的来源也实在复杂。1,最浪漫的一种说法,出自嬴姓。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颛顼帝高阳氏之后皋陶氏在尧、舜时任理官,主管刑狱之事,皋陶之后伯益被赐姓嬴。子孙几代担任理官,遂以理为姓。商纣王时,理征因为直谏,被商纣王处死。其子理利贞出奔逃难,在将要饿死的时候,采食李子活命。据说,一来为了感谢李子的救命之恩,一来也为了改姓避难,所以改理姓为李姓。2,没有李子什么事情,据《姓氏考略》,周以前无李姓,见于史籍的最早姓李的是老子李耳。他是理利贞的后裔,理、李音通,便以李为姓。李姓始于李耳。3,春秋时代赵国将领武安君有个后代叫李左车,他的后代以李为姓。4,改姓,这是李姓来源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就赐了赵、张、杨、李等姓给当地的民族。鲜卑族叱李氏,汉化改为李姓,这就是洛阳李姓。北魏代北有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都改成李氏。5,赐姓,这也是李姓来源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唐朝的开国元勋中就有徐、安、杜、郭、麻、鲜于等十六个姓,被赐以国姓李。6,除了上述这些兄弟外,不少民族,比如朝鲜族,本身就有李姓。李姓发源于今天河南鹿邑一带。据《新唐书》,李利贞之子李昌祖任陈国大夫,居苦县。其后代分出两支,一支到陇西(今甘肃临洮),后分三十九房;一支到赵郡(今河北邯郸西南),后分东、南、西三组。西汉时,李姓有迁往山东的、江西的。东汉时,有迁往西南的,其中不乏融入白、苗、壮、彝等民族的。三国开始,李姓更广泛地分布,到了唐朝,更是遍布各地了。举一个例子,唐宣宗时,“牛李党争”中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到崖州(今海南琼山西南),有些子孙就留在那里了,成了海南岛上李姓的始祖。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李姓自然也开始南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历史上,李姓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王的就有60多人。有趣的是,避讳制度当然起于周,但唐时盛行。因为和李同音,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唐朝法律规定,鲤鱼不许叫鲤鱼,也不许吃,抓到了要放生,售卖鲤鱼者重打60大板。顺便也说一件不那么雅的事情,因为唐太祖李渊的父亲叫李虎,就不许说和“虎”同音的字。江南有一种便器叫马子、马桶,在汉朝的时候本来叫“虎子”,不许叫,由虎改马了。 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0.html

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0.html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