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百家姓(第一部)文字版[2]-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赛事预告评论39.1K

《百家姓》蒋沈韩杨。
  “蒋”。来源相当单纯,1,出自姬姓,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因此,蒋姓祖根在今河南省淮滨。2,出自其他少数民族中蒋姓,如满、蒙古、回、拉祜、保安、布朗、苗、瑶、傣、土家、壮、羌及苦聪人。3,可能有子姓,蒋氏《左传成公16年》宋国有将锄。
  河南为蒋姓发祥地,楚灭蒋后,蒋姓部分留居河南,大部外迁。秦汉之际,西迁入陕西,东迁入山东,在山东广饶的蒋姓繁衍最为旺盛,故蒋姓世代有以“乐安”为堂号的习俗。蒋姓南迁较一般姓氏都早,始于汉代。东汉建武年间,逡道侯蒋横遭谗害,其九子避难四方,光武帝醒悟后,九子皆随地封侯,即:公华侯颍、会稽侯郑、临苏侯浙、临湖侯曜、浦亭侯巡、临江(今重庆忠县)侯川、九江(今属江西省)侯稔、云阳(今陕西省淳化)侯默、函亭(今江苏省宜兴)侯澄,所以蒋氏有“九侯堂”。自蒋横以后,其子孙多数散居于中国南方的江苏、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并且成为当地的开基始祖。并使得蒋姓成为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东汉末年,有一支从河南迁往山东东莱郡,三国时曹魏的蒋济即其后裔。此期有蒋休(西汉名臣蒋翊之十世孙)自乐安迁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其子孙有迁浙江奉化之三岭。老话说“天下无二蒋”,尽管有点绝对,但是汉代以后的蒋姓,大都出自江苏宜兴,其始祖为函亭侯蒋澄,后来中国的蒋姓人家,绝大部分都是从宜兴繁衍出来的。唐初,陈元光入闽开漳,有蒋姓将佐随往,此期有浙江天台之蒋姓移居浙江奉化。五代时,蒋翊的后人蒋显,出任四明监盐官,住在宁波城内的采莲桥,其后代文人蔚起,成为甬上望族。宋以后,福建、广东蒋姓已盛。元季,仕杰公(宋神宗金紫光禄大夫蒋浚明之裔)始迁奉化武岭禽孝乡(即今溪口镇),此即蒋介石之先祖。明清之季,有闽粤蒋姓移居海外。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居台湾,蒋姓族人大批随往。如今,蒋姓已广布天下,尤以浙江、四川、江苏、湖南等省多此姓。
  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45位的大姓,人口约54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43%。
 “沈”。沈姓源出:1,姬姓中的冉姓,以国为姓,黄帝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冉地的国),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因平叛有功,被周公旦举荐为司空,后周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聃国,又名沈国。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子逞逃奔楚国,后冉姓子孙因怀念曾经的国家沈,遂冉姓家族中部分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2,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3,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今地不知),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4,出自姒姓,春秋时有姒姓沈子,其后有沈姓。5,楚王族有任沈县的,其后有沈姓。6,兄弟民族朝鲜族、满族、土家族、回族等有沈姓。
  沈姓起源于河南、安徽两省间地。东汉时有沈戎举家徙居会稽乌程吴兴(浙江吴兴县),此为沈姓南迁之始,吴兴在沈姓历史上极其重要,有“天下沈姓出吴兴”之说。魏晋南北朝是沈姓大举南迁之时。至唐代,沈姓已散居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唐初,中原有沈姓将佐随从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军入闽开辟漳州,在福建安家落户。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又有中原沈姓族人随迁。南宋初有吴兴人沈启承官至汀州府知府,其子沈廷辅,随父入闽,后迁居福建省建阳县。沈廷辅有8子,分居宁化、龙岩、长汀、清流、延平、连城、上杭等地,其后又有人徙居广东的大埔、梅州等地。明末,沈斯庵徙居台南县善化镇,为沈姓移居台湾之始。清乾隆、嘉庆年间,多散落于福建漳州、泉州、莆田及广东等地均有沈氏,又有多支迁往台湾,进而又移居海外。沈姓历代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沈姓历代名人辈出,这里讲两个与沈姓有关的典故。一个是“黄粱美梦”,这是出自沈既济的作品。沈既济,唐代文学家,吴(郡治江苏苏州市)人,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其《枕中记》中记述了卢生在邯郸住旅馆的时候,借道士吕翁的枕头用,梦到自己登科当了丞相,非常荣华,醒来店主所蒸发黄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贵功名不过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这就是“黄梁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一个是“白面书生”,知道出处的人就不太多了,乃是出自沈庆之之口。南北朝时的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了,就极力阻止皇帝,皇帝觉得很烦,就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我叫别人来跟你说!” 皇帝就找了左右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沈庆之无奈地对皇帝说:“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这场仗怎么会成功呢?” 皇帝不耐烦地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了!”皇帝没有采纳沈庆之的意见,最后当然打了个大败仗回来!后来,大家就用沈庆之说的“白面书生”用来形容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   
  沈姓今天排名第49位,总人口约470万,占全国人口的0.38%。
  “韩”。韩姓有好几个来源,非常复杂。1,黄帝的后裔,黄帝之子昌意,昌意被贬谪到若水,生子韩流,韩流生了五帝之一的颛顼。韩流既是人名,也是其所在氏族的名称,以韩为姓,第一批韩姓人由此产生。韩流所处时代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颛顼的董姓后裔因为居于韩(今陕西永济县南),也有韩姓。夏朝是有韩国,西周初年被灭。2,出自姬姓,以国为姓,周公旦分封武王之子于韩,地处今山西河津东北。但韩国国力太弱;在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韩国亡国之后,国人便以韩为姓。3,曲沃桓叔之后,公元前679年,周僖王正式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尽并晋国之地。杀掉晋哀侯的韩万即韩武子。有人认为韩万是曲沃成师之子,分封采邑于韩,因以韩为姓,代为晋卿。4,亡国后国人以韩为姓,曲沃桓叔之子韩万的玄孙韩厥,曾为晋国正卿,帮助韩姓在晋国逐渐扩大了势力。公元前453年,,晋国为韩、赵、魏三国瓜分,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俘韩王安,置颍川郡(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市)。韩国灭亡后,国人以韩为氏,颍川成为韩姓的第一个郡望。5,鲜卑姓氏中的出大汗氏改为韩。由于译音不同,出大汗氏在史书还有步大汗氏、步六汗氏、步汗氏、潘奚氏、破六韩氏、破六汗氏、破落汗氏、破落韩氏等多种译法。明甘肃临夏土司改“可汗”氏为韩姓,赐元人实哈塔为韩姓;清满洲八旗“罕札氏”取“罕”与“韩”谐音,改韩姓;甘肃循化厅土司,撒拉回人,取韩为族姓;锡伯族哈什胡里氏、韩吉利氏、韩亚喇氏,均改汉姓韩氏;黑龙江有部落取汉姓韩为姓;彝族安韩氏省掉“安”改为单姓韩等。今回、保安、土家、达斡尔、苗、蒙古、壮、白、黎等民族均有韩姓。蔺姓、何姓均出自于韩姓。可见韩姓来源的繁杂。
  韩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和山西一带,商末周初韩姓已经进入了河南和河北地区。汉晋南北朝时期,韩姓在河南地区发展迅速,尤其在韩国古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和南阳为中心,形成了著名的颍川韩姓。同时韩姓向北部、东北地区、山东、江苏、浙江、甘肃、四川播迂,唐朝后期韩姓始入广东和福建。宋朝是韩姓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时期,经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战乱,在北方的韩姓人群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中原人群大量南迁之后,人口和政治中心第一次转移到了南方。在明朝以后,韩姓在东方得到稳定的发展,尤其在鲁苏辽三省繁衍最盛。清初移居台湾。
  历代韩姓都有名人,连“八仙”里的韩湘子还是韩愈的后人呢!还有大孝子韩伯愈。相关典故极多,根本无从介绍。“独当一面、胯下之辱、多多益善”,就都是和韩信有关的典故。这里讲一个大家可能不熟悉的吧。“死灰复燃”就源于《史记·韩长孺列传》 “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 。西汉时期,韩安国是梁孝王的大夫。后来汉景帝因为一件小事而不满梁孝王,眼看梁孝王性命危在旦夕,韩安国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去拜见汉景帝的姐姐,诉说梁孝王对汉景帝和窦太后的忠心。梁孝王得到了保全,韩安国也因为游说有功而得到价值千金的赏赐,并且很受梁孝王的信任,后来由于韩安国恃宠而骄,结果犯了国法,被流放到了蒙地。狱卒田甲经常欺侮韩安国,韩安国非常气愤地说:“死灰复燃乎?”意思是说,失败了就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吗?田甲傲慢的说,如果你能复燃,我就尿泡尿来浇灭它。后来韩安国不但被释放出狱,而且官复原职。狱卒田甲知道后,害怕遭到韩安国的报复,就逃跑了。韩安国闻讯后对别人说,如果田甲不赶快回来,就要杀死他的全家。田甲听到消息后赶紧光着身子前去请罪,韩安国笑着讽刺田甲说:“现在你就可以撒尿了。”田甲一听这话,吓得面如土色,赶紧跪下向韩安国磕头求饶,而韩安国却轻蔑地说:“像你这种势利小人,才不值得报复呢!”。后来,人们用“死灰复燃”来比喻已经失势的人或事物也可以重新兴起。现在常用来表示已经销声匿迹的坏事情又重新出现和发展,意思变了。
  当代韩姓的人口已达到760万,为全国第二十六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1%。
 “杨”。这是个古老而复杂的大姓,来源众多。1,出自姬姓,是黄帝之后西周王族。西周成王封其弟叔虞领地于今山西西南一带,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为唐侯。周康王封叔虞次子杼为杨侯,封地在今天山西洪洞东南,子孙以杨为姓。晋献公灭杨国,封其二弟伯侨于杨,以地取姓即为杨姓。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始祖,距今约2600多年。类似说法很多,不论哪一说,其源均为黄帝后裔,周朝王室。姬姓杨氏占所有杨氏的主流。 2,出自姞姓,姞姓杨国也位于今山西省洪桐县附近。这不见于文献,而是出于考古发现。李学勤、王光尧、李伯谦三位著名考古学者根据“杨姞壶”铭文指出,历史上曾经存在一个文献没有记载的“姞”姓杨国,恐怕比姬姓杨国还早。3,秦穆公大夫杨孙的后裔。4,出自扬姓,古代有扬氏邑,后人姓杨。5,赐姓改姓为杨的很多,分几种情况:因功赐姓 ,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常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义臣在皇族的辈份。普通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 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从其养主:是他姓之人因为养父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从其养主现象最频繁的时期,为唐末五代。之徒,成为藩帅的义儿假子,转从养主之姓。宫中宦官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也纷纷养他人为己子。从其养主而转姓的风气,一时大盛。改姓:如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回归旧姓:有的杨姓成员因为特殊的原因,改了姓,后来又改回杨姓。如杨老令公——杨业身上。杨业本名崇贵,后避北汉世祖刘崇名讳,改名重贵。杨重贵少年时投身刘崇,刘崇赐其姓刘,改名继业。后复姓杨氏,只名业。6,少数民族杨姓,氐有杨氏,世居仇池。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满族杨氏的祖先多为汉人。纳西族杨氏、苗族杨氏、回族杨氏都出了很多人物,此外在拉祜族、侗族、朝鲜族、蒙古族等等也有杨氏。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远在春秋战国就有个别杨姓人士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至秦汉之际,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杨姓为晋所灭后,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境。至汉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和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隋唐后便逐步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至宋代起,杨姓已广布江南广大地区。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别是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区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为了复苏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包括浙江)杨姓宗族,迁往湖广地区。后来逐渐走向全国乃至海外了。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5.html

  作为大姓,杨姓名人数不胜数,太多的典故与杨姓有关。比如大家熟悉的“歧路亡羊”、“一丘之貉”等,都与杨姓有关系。这里介绍一个大家不那么熟悉的。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句话:“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中有四知堂”,前面两个是有名的中药老店铺,“四知堂”也是。但是它的名字怎么来的呢?四知堂其实原本是杨姓堂号,出自东汉名士杨震,公元 108 年(东汉永初二年)春,他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得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是想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幕夜无知者。”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四知”乃成为千古美谈,其后人以此为堂号。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5.html

  汝州“四知堂”就是杨姓后人的药铺名号。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5.html

  杨姓在今天排名第6位,总人口约4000万,占全国人口的2.2%。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5.html 文章源自武享吧-https://www.hula8.net/upcoming/101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